今天是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早上我特意在博物馆里走了一遍,仔细看了看藏品,想挑出一两件镇馆之宝写写,但目光最终还是停留在了爷爷郭宗正留下的手稿上。
平乐正骨博物馆是大众了解平乐郭氏正骨法发展历史的载体,对我个人而言,里面每一件藏品都记录着许多回忆。看到爷爷的手稿,想起小时候一有空闲时间就到跟着爷爷去行医,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对中医感兴趣,对中医药也感知颇多。
在爷爷的指导下,我不但学会了煎药的技巧,譬如煎药的水量、次数、时间、火候;特殊中药的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等;还能熟练踩在中药碾槽的滚轮上悠然自乐地帮忙碾碎饮片,那种“吱呀吱呀”的声音,成了陪伴我童年的歌谣。
爷爷也会让我熟悉处方,那些写满汉字的纸张,成了我需要“朗读并背诵”的课文。当然,还要了解中药炮制的一些常用方法,譬如法半夏、制熟地;利用铡刀制作饮片;采用杵臼杵碎坚硬药材等等……
一辈子生活节俭朴素,但买书(尤其是中医书籍)却毫不吝啬。爷爷一生买了好多中医方面的书籍,好书都用牛皮纸精心包裹好,看过的书大多用红笔作有标记和注释。至今我还保留一些他留下的中医中药经典著作。
爷爷也离开我们很长时间了,他一辈子从事中医、开办学校,累积了很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我会追随爷爷的脚步,继续把平乐正骨治病救人、传承技艺这两件事做好,相信明天明天一定是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