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为喜迎党的二十大,六一前夕,洛阳市新建小学组织同学们参观平乐正骨博物馆,走进这一古老的国家级非遗技艺。
最好的风景在大自然里,最好的学习在实践探索中。生活不止眼前的教室和书本,还有人文历史、科普教育。平乐正骨的先贤们为后世遗留下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智慧,需要我们去传承、发扬。
童年最珍贵的礼物,便是一颗童心。
出发吧,少年们!
01
捣 药
认识世界不是来自于聪明,而是来自于一颗能玩耍的童心。当你能够与好奇的事物一起玩耍,这便是产生认知的过程。
孩子们体验的第一项中医技艺:捣药。
捣药是一项磨砺心性的工作,需要集中注意力,手臂通过杵把力量均匀传到药材上。“像川贝、牛蒡子、酸枣仁等药材,只有把它捣碎了,才能最大程度把有效成分煎出来。有些药材要求捣得特别细,只有捣得很细才利于吸收。”中医师崔中豪一边告诉孩子们捣药技巧,一边介绍捣药的作用。
随着孩子们的努力,小小药臼里散发出了阵阵中草药的香气,打开盖子闻一闻,清脑醒神。我问孩子们,这是什么味道?孩子们笑着说,这是药香。是的,这药香就是中医独有的味道,这里面还包含着书香、诗香、灵气、侠气、仙气,流传千年依然沁人心脾。
碾 药
药碾子,是悬壶之人必须会用的器具。药碾子靠碾轮在碾槽里不断滚动而把中药碾成粉末,中间宽敞,两头收紧,像驮着岁月的小船,行走于悬壶的湍急河流。
碾药是一项技术活,操作时要坐在凳子上,双脚踩在碾轮左右,然后前后、均匀、持续用力将药材碾碎。孩子们是第一次体验,不太好掌握双脚的力度和方向。但是大家并没有放弃,用双手代替双脚,并且喊来了大力士,旁边再来一位啦啦队员,多动脑,有人帮,碾药的速度一点也不慢!
识 草 药
百草园里,百草香。
在药房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孩子们在药柜看到了许多耳熟能详的中药,认识并体验了如何使用中药房专用工具戥称、铡刀、舂子;另外,药师还给同学们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草药,以及一些简单的调剂方法和包药的方法。亲眼观察、亲手触摸、亲听讲解,手和脑的结合实践,一点一滴,深入人心。
02
参 观 博 物 馆
一幅幅名家题词寄语,彰显着正骨文化传承和发扬的殷殷寄托,它们都在无声诉说着平乐郭氏正骨人对中医骨伤文化的执着和坚守。平乐郭氏正骨法经过220余年的实践和探索,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技艺,用心做好传承一直是最好的延续方式。
漫步博物馆的长廊,一段段历史,一件件工具、器皿,一本本书籍,都能窥见平乐正骨人的匠心智慧,让小朋友们感叹不已。
03
非 遗 进 课 堂
参观完博物馆,小朋友们来到教室里,平乐正骨博物馆馆长郭芫沅在这里准备了许多精彩体验项目等待着大家,她代表平乐正骨博物馆全体工作人员向小朋友们致以节日祝贺并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感谢!
体 验 诊 脉
郭芫沅馆长告诉大家:“身体内脏有疾患时,会有许多证候及异常体征显露于体表。通过脉诊就可知道病人的身体状况如何,医生通过脉诊能对病人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趋势,进行诊断和预判,为临床的辨证论治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
课堂上,郭芫沅馆长教大家如何找到自己的脉搏,静下心来感受自己的脉动,看着小朋友们有模有样地伸出手指,真有点小神医的样子。
沉浸式体验:平乐正骨小夹板绝技
平乐正骨有三项祖传绝技:药物治疗、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这三项绝技同时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堂上,郭芫沅老师别出心裁地为小朋友们安排了一次沉浸式体验,由小朋友们扮演医生、医助和病人,带领大家走进平乐正骨的行医场景。
选择医生角色时,一位小姑娘勇敢自荐,向大家介绍了她想要成为一名医生的愿望和理由,她的自荐打动了在场所有人,我们也用镜头记录下了小姑娘的精彩演说。
郭芫沅老师和大家分享了校园安全及意外骨折的处理方法,告诉大家发生意外时的自救方法。然后小演员们登场了,在郭芫沅老师的指导下,小演员们很快进入角色,虽然是第一次体验非遗技艺,但是操作过程没有磕绊,顺利完成。
作为平乐郭氏正骨法河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郭芫沅老师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非遗人才,大家一起把这项民族智慧传承下去,让它服务社会,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让传承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的心里种下喜爱中医的种子。
体 验 拔 罐
拔火罐是小朋友们比较熟悉的中医技艺了,这同样是一项流传千年的治病养生方法。拔罐留下的一个个红印,不仅是中医文化扎根民间的象征,更是中医文化的古老图腾。拔火罐既方便又有效,不仅在医院里为医务人员所用,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还受到世界上各国、地区的欢迎。
崔医生现场提问有关拔火罐的问题,没想到小朋友们跃跃欲试,看来大家对这项中医技艺非常熟悉。
随后,崔中豪大夫为大家现场讲解了拔火罐的作用及方法,小朋友们也纷纷参与进来,用双手感知这项技艺。
制 作 香 囊
端午节快到了,平乐正骨博物馆还为小朋友们安排了亲手制作香囊的环节。
主持人魏继云姐姐先是给大家介绍了端午的含义:“端,是“开端”的意思;午,在十二地支中属火,是阳气的极致。端午,意味着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开始了。”
古人设置端午节是在提醒大家注意养生防病,端午过后,邪气主要是湿热、秽浊,各种流行性疾病传播力增强,所以要芳香化湿,芳香化浊,端午节的习俗中总离不开芳香。
在魏继云姐姐带领下,孩子们着手制作香囊。
04
结 语
了解历史的最好方式是逛博物馆,学习非遗文化最好的方式是让孩子一走进非遗博物馆,接受文化熏陶,用双手感知非遗技艺。平乐正骨博物馆是河南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展示馆,这里是孩子们走进非遗、拥抱非遗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