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文化里的正骨人 03 :健康的榜样

时间:2023-07-22   访问量:40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这是《论语》里比较经典的一段对话,原意是季康子询问孔子:如何能让老百姓对执政人恭敬、忠诚,还能互相勉励?

孔子回答:用庄重认真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恭敬;你孝顺父母,抚爱幼小,百姓就会尽忠于你;选用好人而教育弱者,他们就会互相勉励努力上进了。”

可以将这段对话理解为:凡事要做到将心比心,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片面要求别人只会事与愿违。季康子之问,专求诸民。孔子之答,专求诸己。你想要别人对你怎样,完全取决于我该对别人怎样。

这段对话看似是在讲述政治问题,其实可以引申到许多领域,比如中医行业。

中医人应该是民众健康的榜样

医生普遍的压力是比较大的,从目前的从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工作强度以及工作节奏来看,大部分医务人员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医务人员为社会大众整体健康所做出的个人牺牲,令人尊敬和令人感动,因为很多时候他们是在牺牲自己,造福大众。

其实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中医人应该成为大众健康的榜样。中医人都明白,健康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整体的概念。从根本上说,所谓健康是在于一个人能否循道而为,中医本身即是道。

中医人应该是健康生活的践行者

什么是健康生活,目前有4个共识是大家都认可的: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健康生活离不开几个要素:一是饮食没有问题,这是身体能正常运转的基础;二是按照四季自然规律开展生活,古人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生活应该遵循的规律;三是健康生活理念。作为中医人,应该在健康生活方面,以身作则,成为促进大众健康的示范者。

中医人应该是健康教育的倡导者

健康生活需要要有健康教育,中医人可以多普及养生知识,让百姓懂得为什么食物和饮食习惯对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知道人为什么会生病,懂得生病后的自我判断和自我处理;认识食疗养生和运动养生;懂得调整自我的期望值,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对抗挫折。

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榜样的力量是最有说服力的。中医人要成为健康的榜样,要在推动国民健康中成为中坚力量。

平乐郭氏正骨第六代传人 

“神州天医”郭宗正的长寿经

郭老晚年时,经常有友人向他请教养生的问题,在大家看来,一位近百岁的老人既能精神矍铄的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课;还能坐在诊桌前思维敏捷的给病友看病,大家都好奇他的养生秘诀啥?

他说:老年人不仅要“老有所养”,更需要“老有所学”和“老有所为”,这是他保持健康的基础。除此之外,还有三点经验:

第一点:从医学角度,讲心态和谐。健康的一半在于心态,一个人气血和谐、脏腑和谐是健康的关键,而心态和谐又是关键中的关键。人到老境,颐养首先心颐,心怀坦荡,正道而行。

简单说,但是要学会看得开。他常提到庄子的一句话:虚室生白。意思是属实空虚,才能吸纳更多的阳光,人的大脑也是一样,如果总是塞滞以己得而无虚空之处,智慧之光就难以照进心灵。

第二点:家庭的角度,家庭和谐美满寿星多,一家四世同堂,尊老爱幼,形成和谐氛围滋养身心。郭宗正认为,人世间最让人感兴趣、最富有吸引力、最充满人情味的,就是家了。

在家里,最温暖的港湾莫过于老伴儿李秀珍,他们结婚78年互敬互爱,相濡以沫。他们的爱虽没有花前月下的轻歌曼舞,却都渗透到默默无声的真心实意当中。

第三点:从适其自然的角度,心悦寿自高。1985年郭老退休,创办了一所医院,一所学校。看着78岁的他如此忙碌,大家都担心他吃不消,没想到他两副重担一肩挑挑,挑的轻松自在。他说,自己想干的事,再多也不苦,也不累。这是一种乐事、快事、幸福事!

2000年,郭老与老伴儿李秀珍被《洛阳晚报》评为健康明星(下图)

静坐,以气养生

在郭老的养生方式中,静坐应该是最令人感兴趣的,,所谓静坐就是要排除杂念,

调整呼吸,进入一种似有似无、如睡的忘我虚无状态。大腿平放,小腿要直,两脚分开,全身放松,闭目闭口,也就是调身、调心、调息,会使练习者感到全身非常轻松舒适。练得时间久了,练习者也不需要闭目闭口,只要心静下来就行了。

对于静坐的功用,郭老解释为:静坐可使人体阴阳平衡、经络疏通、气血顺畅,从而达到益寿延年之目的。在练习静坐的时候,人的精神处于自由开放的状态,同时又保持安静与松弛,肌肉也得到放松,呼吸自然顺畅,身心的紧张因素也不再影响身体的机能。

读书:怡情养生

郭老认为读书的养生功能,自然不像药物那样直接作用于人的身体,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郭老说,读书可以陶冶情操,读书的过程就是净化心灵的过程。人的空闲时间多了,往往感到无所事事,有一种空虚感。

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若选择以书为伴,就能有效地填补生活空白,充实自己,陶冶性情。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在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的时空倘佯;可以站在历史的高度俯视人生。我们还会为生活的小事而烦恼吗?还会为一时得失而浮躁吗?

素食:淡薄是谙

郭老日常饮食多以素食为主,而中国古代养生也历来有“食素长寿”的说法。

他通常会在早上五点多起床,作为一个老洛阳人,牛肉汤也伴随了郭老 40 多年,不过郭老只喝甜牛肉汤(不放调料的原味牛肉汤)、且不吃肉。或许正是这几十年的牛肉汤让郭老的身子骨格外硬朗。

郭老建议老年朋友,饮食要清淡,吃粗米粗粮,并且要合理素食。因为植物蛋白质的最大缺点是所含的人体必需营养不完全,如果食物的品种多,则可起互补作用。

在主食方面,不妨米、面,杂粮混合食用;副食品方面,品种也是越杂越好。这样,可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素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这些是预防老年疾病、延缓衰老的一条重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