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文化里的正骨人05:平乐正骨与道学(上)

时间:2023-08-08   访问量:68

源于老子的道家思想,高屋建瓴,从宇宙天地和人生的宏观角度,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命征途。

道学与平乐郭氏正骨息息相关,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平乐郭氏正骨的进步和发展。平乐郭氏正骨第六代传人郭宗正曾手抄过一本《益元正骨秘要》,书的作者是郭氏正骨祖师郭祥泰公。

它记载了“益元正骨八法、益元展筋十二则和益元秘药十八种”,并对每种法则和秘药的用法都做了比较详尽的说明。

书末后记云:“同宗益元君,孟人,余之交好。早年离家访道,数载未归。适逢其郡大旱,妻儿备受饥馑。余时济之,方得存焉。君既归,至门致谢,以其习练道家正骨之术授余。而后以君之法,融人先师所授,缮练揣摩,百试百验。余感益元君之义举,名医坊曰‘益元堂’,著述为《益元正骨秘要》,以感念益元君传术之德。”

“后记”讲述了平乐郭氏正骨创始人郭祥泰公跟随道家弟子郭益元学习正骨医术的故事,阐明了道家学说丰富、完善平乐郭氏正骨医术的过程,交代了平乐郭氏正骨“益元堂”和《益元正骨秘要》的由来,表达了祥泰公对益元君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贵身爱身,宠辱皆忘 

深受道家文化影响的平乐郭氏正骨创始人郭祥泰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医乃活人之术,医道不精则会延误病情,无异于以医杀人。”因而数十年刻苦努力,博采众长,孜孜以求,遂作《益元正骨秘要》,成为一代正骨宗师。

平乐郭氏正骨第六代传人郭宗正,在上世纪70年代里,遭受到了许多不公正的待遇。在那段特殊时期,他从来都没有想到退缩,从来没有想到结束,即使在“牛棚”里的时候,他仍然没日没夜撰写正骨论文,写下了数十万字的理论文章。

1984年春,郭宗正终于退休了。

退休前,天津医院的金鸿宾、北京医院的黄公怡、军医大学的吴德宪都来洛阳以绝对高薪挖郭宗正。一次,金黄二人碰到一起吵了起来,郭宗正做了难,真不知去哪里好了,去哪儿都是得罪朋友啊。

这时,清风道人“留言神州天医星,莫让浮云遮眼睛”的诗句引起了郭宗正的沉思。他想回家乡了,回到郭氏正骨的发祥地。 

郭宗正回来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全村,一批又一批的人来看望他了。村长来了,一块下河摸泥抓蟹的伙伴来了,白发长髯的老者也拄着拐杖叩门了。

他们纷纷欢迎他回村来办医院,恢复平乐正骨的人气。村委领导还表示要集资十万将卫生室扩大成正骨医院,让他做院长。

当郭宗正听到一个队长说:“自平乐出现正骨先以来,几百年都没有因骨伤致残的人了,但这十几年出现了,南街西头咱平乐的外甥,胯骨摔伤,至今还一拐一扭的走路,人称刘拐子,在平乐村柱拐让人看了难受死了,难道平乐的正骨医生死绝了吗……丢人啊,这是对我郭家祖宗八代的责骂!”

听到这里,郭宗正两眼含满泪水,73岁的他再也不能冷静了。

这些年离乡亲们太远了,离农村太远了... ...

他当即颤巍巍站起来说:“别人就是给我一座金山银山、让我上北京住宫殿我也不去了,就是这把老骨头摔到平乐街口,我也不离开这片土地了!”

古稀老迈,义无反顾;志向不减,壮心雄飞!

仅三年,他的医院管理最佳,服务最贴心,医疗质量最高,收费最低廉,对特困患者还减免医疗费吃住费,所以来此求医的人最多,络绎不绝。

仅三年,平乐正骨医院添置三台X光机,添了激光治疗机等完整的医疗器械,医护由两人发展到32人,病房病床由几床增至120多床,治疗挽救了十数省数百位骨科疑难杂症患者,致谢的锦旗,匾额,字画雪片一样飞来,平乐正骨又名扬天下了。

道法自然,精益求精

“道”是老庄哲学最重要的概念,《老子》一书将“道”描述为宇宙的本源、事物的规律、社会的法则。

老子认为:“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必须有毅力,慎终如始,方能获得成功;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方能“无为而无不为”。

一代大医孙思邈,一生致力于医学事业,博览群书,到了老年仍手不释卷。他在《大医精诚》中谆谆告诫习医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李时珍出身医学世家,自幼苦读医书,忧心于历代本草谬误较多,立志编写新的本草,历经三十年著成《本草纲目》。

平乐郭氏正骨第六代传人郭宗正,在总结前人用药经验的基础上,认真探究骨折病程的发展规律,大胆提出治疗骨伤的“破、和、补”三期用药原则,即骨折初期用药重在“破血”化瘀;中期用药重在“和血”生骨;三期用药重在“补血”养骨,这一原则,已经成为当今医疗界治疗骨伤用药的准则和大纲。

他把握的是气血循环的规律;

他体悟的是顺乎自然的大道;

他追求的是精益求精的医术,与道法自然一脉相承... ...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平乐郭氏正法,在“道”的思想的不断发展演变下也深受其影响,取得了不断的发展。平乐郭氏正法在发展过程中所折射出的哲学理念和思想内涵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道”的思想可谓是星辉相映、不谋而合。

尤其是道家与平乐郭氏正骨的渊源关系,让二者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交融、互为印证。

平乐郭氏正骨人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理念,很好的反应到正骨思想中来,在进行诊治时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整体来对待,而非孤立开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讲究阴阳调和,达到朴实自然的生命状态。

吸收了道家思想的平乐郭氏正骨,相信未来无论在医学理论上还是在诊治方法上,都会继续取得长足发展,持续焕发生机与活力!